您当前的位置 :科技 >
核酸退场、抗原登场,浮出水面的百亿市场
2022-12-06 12:44:27   来源:手机网易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虽然中国生物科技技术行业距离世界领先还有很大距离,但部分产业已实现了霸主地位。

比如,抗原检测。

过去几年,国内抗原检测行业,每年赚回上百亿外汇同时,将数十几亿支新冠检测神器,源源不断的输入西方。

小小的抗原检测,创造了巨额的财富。眼下,虽然海外需求有所减弱,但抗原检测市场或许依然可观。原因在于,在核酸退场之后,国内的抗原检测市场将会逐渐释放。

在过去一周,抗原已成为抢手货。个人消费者需求增加、政府订单颇多,抗原试剂厂家订单激增,产能打满。

那么,国内抗原检测的潜在需求,将会催生新的风口吗?

核酸退场,抗原登场

对于抗原检测来说,最大的对手是核酸检测。因为,无论抗原检测有多少优点,它都无法替代核酸检测。原因有两点:

其一,抗原检测的检出能力,要显著低于核酸检测。当感染者处于感染窗口期和后期时,病毒抗原含量较低,抗原检测就有可能测不出病毒,而核酸检测则不受此影响。

其二,居家抗原检测采样不确定性更大。对于一款检测产品来说,样本的收集非常重要,事关检测的结果。目前,抗原检测主要是鼻拭子,过程极度不适。这可能会导致样本受到较大影响。

也正因此,在我国核酸检测能力充足的情况下,抗原检测一直不温不火。

实际上,早在2022年3月11日,我国就下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文件。基于此,市场猜测,我国将进入“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检测模式。

事与愿违,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成了抗原检测爆发的“拦路虎”。如今,形势却发生了扭转。

当前,根据各省市发布的最新防疫策略,核酸检测退居幕后,成为“愿检自检”的手段;而方便居家自测的抗原检测站在了C位。

比如,日前北京就上线了抗原自测 上传平台“京抗原 ”,完成自测抗原后,市民可在“京抗原”小程序上自行上传抗原检测结果。

不仅是北京,包括广州、浙江等多个省市均出台了鼓励抗原自测的相关政策。很显然,抗原检测的地位日渐高涨,正如海外一样。

浮出水面的百亿市场

若成为常态化检测手段,抗原市场天花板不低。这一点,海外市场能够充分证明。

根据海关数据,2021年我国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出口货值,超700亿元。2022年,奥秘克戎肆虐之下,海外有关抗原的需求更是进一步增长。

如下图所示,在2022年的1、2、3月份,我国抗原月出口额均超140亿元。

那么,国内抗原检测市场,会重复海外发展轨迹吗?单纯从潜在使用人次数量来看,答案或许是肯定的。

抗原检测需求分为两大场景。

第一,是有症状的感染者。因为新冠病毒并不会感染所有人,而即便是感染者也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因此有症状的感染者人数比例不会太高。

那么,该群体规模具体有多少呢?

我们不妨参考海外市场。根据国联证券研报,在不计算中国数据的情况下,全球平均感染率为9.5%,其中40%为有症状感染者(基于Nature数据及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团队模型)。

根据现有规则,有症状的患者最多需测3次抗原。算下来,国内有症状感染者,对应的检测需求为1.6亿人次。

第二,是观察人员。观察人员主要是接触感染者的群体,包括密接、次密接等。这部分群体有多少呢?根据病毒的传染性而定。

比如,奥秘克戎BA.5毒株传播系数达到8,以平均感染率9.5%计算,国内该部分群体为14 亿*9.5%*8=10.64亿人次。根据每人3次检测,对应31.9亿人次。

根据两大人群测算,抗原检测总需求人次至少超过30亿次。单从这一数字来看,国内抗原检测市场大爆发,或许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极度内卷的残酷市场

当然,至于国内市场天花板能有多高,还有一个变量:价格。

对于一款医疗产品来说,商业逻辑是量X价。即除了使用人数,还与产品价格因素紧密相关。

价格与供给相关。根据国内获批企业数量,虽然现阶段抗原检测供不应求,但短期内“供给端”出现产能过剩情况也不足为奇。

毕竟,市场竞争正在加速走向白热化。

截至2022年12月2日,国内新冠抗原检测注册证已批准35家,包括东方基因、热景生物、明德生物、万孚生物、乐普诊断、亚辉龙、诺唯赞、奥泰生物、万泰生物、之江生物等上市企业。

过度内卷的市场难以产生高溢价,抗原检测市场也是如此。如下图所示,可孚生物的抗原检测10人份产品,美团大药房最新定价为38元,即单价仅有3.8元/个。

在C端之外,抗原检测还有政府采购的G端市场。不过与C端一样,G端定价同样也会受到压制。

12月2日,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限价挂网公告》。限价原则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最高限价3.9元/人份。

很显然,从价格因素来看,抗原检测要想复制海外市场的辉煌战绩并不容易。

长远来看,对于抗原检测而言,若完全以自费形式推行,那么,随着越来越多检测试剂盒的获批上市,价格战在所难免;若产品被纳入医保报销,则势必会对价格有所调整。

总的来说,抗原检测产品的销售,受到国家疫情防控与采购政策、检测需求、新冠疫情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有市场激烈竞争的潜在风险。

这种情况下,国内抗原检测市场,天花板究竟有多高呢?

关键词: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