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80年代的中国一台超级计算机都没有,而现在500强(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里面有一半的超级计算都在中国。”
(资料图)
5月25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恒生银行协办,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承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夏季论坛”在深圳举办。
在论坛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全球著名超级计算机专家陈世卿带来演讲《支持数字经济的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和应用场景》。
陈世卿认为,建设超级计算机,并不只是为了速度,而是为了达成任务。“大型的超级计算机是为了国家的实验室,比如太空某方面的实验室必须要有大型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目前几乎每个省至少都有一台。”
从1980年代、1990年代,到2000年代,30年中全世界的不同行业里,都有采取陈世卿研发的产品--超级计算机。“他们用来做数字模拟,做所有最难想象看不见的产品设计。”
例如,辉瑞是陈世卿的第一个客户,在40年前就已经开始用超级计算机来建立数字模型代替化学实验室。他介绍称,“以前一个产品需要十年开发出来,自从有了超级计算机以后,它可以建立数字模型,再去验证,两三年后就可以有一个新的产品出来,这是生物医学方面。”
公开资料显示,陈世卿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超级计算机为基础形成覆盖全球的超级信息网格架构设计。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并行向量超级计算机美国Cray XMP/2, XMP/4, YMP/8。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并行式通用型Sequent 64-256 CPU的企业用高性能计算机。
此外,他还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128个超级刀片计算机,应用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生物医学、生物制药和中国四个边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慢性病大数据云平台。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应用对应用、高效率、动态式、企业协同作业软件TONBU。
但他也直言,目前,我国的超算硬件能力很不错,但培养的超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不够。怎样使用大型的超级计算机、数字化的模拟机器来帮助各种应用场景,包括商务、贸易、数字经济等,未来都会更复杂,包括超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全部都需要启动。
陈世卿表示,“中国要摸索出一条路,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才培养出来。从中国超级计算机这一代的机器来看,我们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够,能够动手去模拟每天要做的事情,这些人才不够,这就是我们需要奋起直追的地方。”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