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科技 >
沐猴而冠的故事及典故是什么?沐猴而冠在史记中讽刺的是谁?
2023-05-26 10:09:08   来源:21CN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故事:

秦朝末期,各路起义军纷纷起兵反秦,天下大乱。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和秦军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于是便约定:如果谁能够先打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暴政,谁就做关中王。

在这些起义军将领中,刘邦和项羽是最有实力的。刘邦虽然出身卑微,但善于用人,所以他有很多得力助手。而项羽本人就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所以他领导的起义军的军事力量是最强的。然而,项羽比较刚愎自用,爱独断专行,不喜欢听别人的逆耳忠言。

在战争发展的过程中,刘邦充分听取部下的意见,抢先一步进驻咸阳,俘虏了秦王子婴,灭了秦朝。但是,刘邦清楚,凭自己的实力一时还无法与项羽对抗,他便以退为进,先将军队撤出了咸阳,等待日后有了机会再成就大事。

项羽的行军路线安排不是很好,所以总是和秦军正面遭遇,费尽千辛万苦还是晚来一步。所以他对刘邦极为不满。项羽率领大队人马到处冲撞杀戮,又放火烧了秦宫。

当时,项羽手下的有识之士劝说:“咸阳处在关中要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地势险要,您不如就在这里建都,这样有利于您奠定霸业。”项羽听完后有点心动,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阳已被自己弄得残破不堪,于是,更加怀念起故乡来。他对那个劝他的人说:“人要是富贵了,就应该回到故乡去,让父老乡亲知道你如今是什么样子。要是富贵了还不回故乡,就好像是穿着漂亮的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没有人看得见,有什么用呢!所以我还是要回到江东去。”

那人听了这话,觉得项羽实在算不上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对别人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此言不虚哇!孰料,这些话很快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火冒三丈的项羽立即派遣手下人把那人抓来,投入鼎镬里活活烹死了。

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沐猴而冠”在《史记》中讽刺的是项羽。

沐猴而冠指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