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传闻终于坐实。3月30日,在经过小米的数论舆论造势后,雷军终于决定进入造车新赛道,成为中国互联网进入造车领域的又一家科技公司。
公告显示,小米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预计投资额100亿美元,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雷军此次宣布造车,也意味着小米与乐视继在电视、手机直面竞争之后,雷军又一次与贾跃亭在造车新领域碰面。
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频频跨界造车,始韧于Faraday Future创始人贾跃亭2014年宣布造车。当时,贾跃亭推出“SEE计划”,正式对外宣布造车,希望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颠覆欧美日韩传统巨头,有效解决城市雾霾及交通拥堵。
自此之后,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造车高峰期。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造车新势力相继进入,随后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相继入局,现在小米的加入,更点燃了互联网公司跨界造车的热情。在资本的助力之下,中国新能源车领域成为全球最火热的市场。
小米入局,再掀新玩家造车热情
大势之下,新玩家的造车热情不减反增,而小米成为最近入局的代表。数据显示,从2020年底截至现在,正式宣布跨界造车的新进入者频频,阿里、富士康、百度、小米领衔掀起一轮又一轮电动汽车热潮。
2020年11月26日,上汽和阿里官宣合资造车,“智己汽车”定位高端品牌,首轮融资100亿元。现在,智己汽车发布两款量产定型车,其中轿车将于今年4月亮相上海车展,并开始接受预定,年底正式上市。
同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长安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涵盖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以及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
时间进入2021年,造车热情更加高涨。BAT中的百度对外官宣,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和吉利集团共同组建一家新的汽车公司。此外,富士康亦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2月20日,富士康还透露现在正与吉利、法拉第未来(FaradayFuture)探讨合作。
现在小米的入局,再一次将科技公司跨界造车热度煮沸,吸引来整个行业的关注和讨论。在官宣造车的发布会上,雷军表示下决定“造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现场,雷军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75天,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的董事会。
或许,这可能只是雷军在现场用数据的东西向外界表达小米造车是经过慎重抉择的。但事实上,促使小米、阿里、百度,甚至富士康等公司跨界造车,其实是看到造车是时代的大势,谁都不想缺席其中。
跨界造车不易,100亿美金只是门槛
宣布跨界造车容易,但真正要把车造出来并不容易。
在官宣小米造车的发布会上,雷军声称未来10年将投资100亿美元造车,籍此显示造车决心。10年100亿美金,听起来似乎挺提气!但在熟悉造车的行业内人士看来,这个数字并不完全靠谱。
造车有多烧钱?看看蔚来、小鹏们的融资额,便大概清楚造车对资金的要求要多高。数据显示,蔚来汽车2014年成立,至今融资总额超过96亿美元,其中在2020年一年融资额就达到61.1亿美元。而小鹏的融资总额也达到了77亿美元;即使是车企比亚迪,其在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的融资额也达到了40亿美元。
对于小米等新进跨界造车者而言,时间或是制约他们能否成功的更大因素。看看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蔚来、小鹏,他们的第一辆车下线是什么时候?其中,蔚来ES8下线的时间是3年,小鹏G3的上市时间是4年……而作为新能源造车的鼻祖特斯拉,第一辆量产车Roadster花费了5年的时间,现在大卖的Model S,则花去了长达9年时间的测试。
从小米、百度的造车来看,造车更像是在资本市场讲故事。比如,以手机和AIoT作为双引擎的小米,现在正面临智能手机撑不起市值,而IoT的增速又放缓的严峻现实。Wit Dispaly首席分析师林芝认为,“小米核心业务智能手机已是成熟的行业,不太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长,AIoT业务比较松散,一时很难有质的突破。”
相对新玩家,互联网造车鼻祖FF成功机会更大
在小米、百度们跨界造车引发的热潮之下,中国互联网跨界造车鼻祖FF也借势重回,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2014年最早提出造车的贾跃亭,FF现在凭借接二连三的利好消息重回热搜,再次赢得市场关注的同时,也让人好奇FF 91能否按时上市。
3月31日,FF宣布将在与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简称“PSAC”)(纳斯达克交易代码:PSAC)之间的合并交易完成后,将任命新的九名董事会成员。该交易预计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后,FF将以股票代码“FFIE”在纳斯达克进行交易。FF表示,董事会成员拥有在企业事务和公共领域的深厚资历,将有助于FF实现为市场打造前沿产品与技术的承诺。
此前FF还官宣了原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陈雪峰出任FF中国区CEO,全面负责FF中国区业务。这将加速FF国产相关项目的进展,并利好FF在美国的IPO项目,加快FF中美双主场战略的落地。
在业内看来,FF虽然因为资金问题导致车辆量产一度延迟,但其通过近两年来的持续打磨,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车辆的磨合,都已接近于上市。相比造车新玩家,FF现在如果上市顺利达成,解决了资金问题的FF更有机会成功。
从技术来看,FF是当前专利积累最多的车企。专利数据分析公司Randolph Square IP(RSIP)报告显示,FF的多元化专利组合在同类技术上比包括丰田、福特和本田在内的许多领先OEM厂商更加强大。
RSIP认定,FF不断扩大的电动汽车专利组合在关键技术上与特斯拉不相上下。现在, FF在全球范围内正在申请或已获授权的实用和外观设计专利约有880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530项,这个数量在同类公司中遥遥领先。此外,FF的专利组合还获得了许多领先的OEM厂商的大量引用,这证明了FF的专利质量。
行业人士分析,在新一轮的造车公司比拼中,最大的差异是产品、技术的差异,FF的极限科技、完整生态、极智智能的极限科技战略门槛是非常之高,首先实难度之大,其次一旦实现了,其他企业根本无法模仿,将会产生巨大势能。
而从营销角度,用户定位、用户运营等方面比较,小米一直是做“塔基战略”,FF则是“塔尖战略”,从上往下,从塔尖到塔腰。FF与小米都是大规模获取用户,但获取的用户是不一样的。
从FF 91现在表现出来的产品竞争力来看, FF 91的各项性能已趋近于完美。FF表示,FF 91整合了极限科技、极致用户体验和完整生态的产品理念,将给用户带来独特的智能互联网电动车出行体验。相信FF的成功,也必将刺激造车新势力的更多跟进,助推中国新能源车弯道超车。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