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科技 >
最新研究:太阳系天体存在第二平面-空黄道平面
2020-10-21 15:59:02   来源:天文在线 企鹅号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黄道平面不是太阳系中唯一的平面,按彗星的轨迹,存在第二平面-空黄道平面

几乎所有绕太阳运转的天体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平面,叫做黄道平面。但是对长周期彗星的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个第二家园,叫做“空黄道平面”。它应该是由于彗星被银河系的重力所拉扯而形成。当太阳系刚开始形成时,是从一些散状无规则的气云和灰尘被挤压,变成飞速旋转的又大又厚的圆盘。所有的行星,小行星还有彗星都是存在于这个圆盘上。

一旦圆盘消失(无论是自身物质黏附到行星本身还是因年轻气盛的太阳诱发爆炸),所有其他天体还是保持原来轨道而行,这就是黄道平面由此而来。正如你现在所看到的,太阳,月亮,其他行星在宇宙中几乎都以同样的轨迹运转。彗星就是另外一个存在形式了。当他们最初开始吸附了黄道平面上其他所有物质而形成时,他们与外部其他行星的重力相互作用促使他们形成了本质上随意的形状绕太阳运转。

这就是为什么彗星会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出现在我们的宇宙中。根据天文期刊所记载的最新发现,彗星在太阳系中的分布并不是那么随意。那项发现表明长周期彗星更倾向于存在太阳系中的第二平面。这个平面被称为空黄道平面。因为它刚开始形成的时候是空的,然后慢慢被彗星占满,以一个精确的角度与银河系平面倾斜,但是角度跟之前的黄道平面刚刚相反。

黄道平面与银河系平面倾斜呈60度(换而言之,我们的太阳系与银河系之间是呈60度的)。但是空黄道平面与银河系平面也是呈60度,但是与黄道平面是交叉相反的一边。这使得研究者们推断太阳系中的环境,也就是说围绕我们周围的引力差异,在长周期彗星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结论并不是最终的定论。然而,彗星是肯定有各种各样的运行轨迹的,不论是分布于黄道平面或空黄道平面,但是最尖峰位置并不存在于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对于彗星轨迹的研究可以帮助天文学者们更好的推测银河系中太阳系是如何逐步发展演变的。

相关知识

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统,包括太阳以及直接或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a]。在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中,最大的八颗被称为行星[b],其余的天体要比行星小很多,比如矮行星、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轨道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是卫星,其中有两颗比最小的行星水星还要大[c]。

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内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余下的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位于太阳系内侧的是四颗较小的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被称为类地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外侧的四颗行星被称为巨行星,其质量比类地行星要大得多。其中最大的两颗是木星和土星,它们都是气态巨行星,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最外侧的两颗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是冰巨星,主要由一些熔点比氢和氦更高的挥发成分组成,比如水、氨和甲烷。几乎所有的行星都在靠近黄道平面的圆轨道上运行。

关键词: 太阳系,天体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